由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PETRONAS主辦,並由S&P Global的CERAWeek作為知識合作夥伴的「能源亞洲」論壇,於6月16日在吉隆坡會議中心隆重開幕。今年論壇的主題為「塑造亞洲的新能源轉型格局」,吸引了來自60多個國家、涵蓋38個行業的政策制定者、行業領袖和能源專業人士,共同發出強有力的呼籲,要求大膽而協調的行動,以加速亞洲向淨零未來的轉型。
在他的開幕致辭中,丹斯里陶菲克,馬來西亞國油總裁兼集團首席執行官及亞洲能源主席,闡述了論壇的創立願景,即協作解決方案的實施。他強調:“在亞洲能源,我們堅信能源安全和氣候行動不是對立的,而是互補的優先事項。隨著亞洲的能源需求預計到2050年將翻倍,只有通過協調一致的行動動員整個能源生態系統,我們才能實現一個不讓任何人掉隊的公平能源轉型。”
他進一步指出:「今年,能源亞洲召集了來自石油和天然氣、電力和公用事業、金融和物流、科技以及政府部門的領導者和專家,共同推動能源生態系統的系統性轉型。」
Energy Asia 2025 已聚集超過 180 位世界知名的重量級嘉賓,與會者包括國際能源領袖,如 OPEC 總秘書 H.E. Haitham Al Ghais;TotalEnergies 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Patrick Pouyanné;以及 Woodside Energy 首席執行官兼董事總經理 Meg O'Neill。
論壇進行了超過50場以七個核心主題為中心的戰略對話,深入探討亞洲國家在增強能源安全、加速可再生能源部署、促進脫碳解決方案、促進技術轉移以及推進經濟和社會發展方面的合作與探索。
中國政府正在推進其能源轉型,市場機制和明確的政策與目標提供了支持,私營部門在其中扮演了關鍵角色,這是本週中國高層主管所說的。
中國在傳統和可再生能源系統中正在形成雙重主導地位,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副首席經濟學家王震表示。
“中國的能源轉型不再處於十字路口,”他說。
王 – 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的能源亞洲2025活動上,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院長盧如泉共同發言 – 表示中國已經制定了“新型能源系統”的框架,作為重要的政府指導。
「政府正在建立明確的期望,」王表示,將市場導向的機制歸功於40年的改革、促進合作的開放哲學以及持續創新,這些都是推動進步的關鍵驅動力。
高層主管描繪了一幅圖景,描繪了一個利用其龐大工業基礎和政策明確性來引領全球可再生能源建設的國家,這一切都受到活躍的私營部門競爭和創新的推動。
同時,中海油等國有能源巨頭正在實施多方面的策略,以實現其核心碳氫化合物業務的脫碳。
中國最近頒布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能源法首次將國家的能源政策納入法律框架,這是在該國尋求增強能源安全的同時,朝著低碳經濟邁進。
該法律強調可再生能源,突顯了該國提高非化石能源在其能源組合中比例的目標。
它突顯了中國減少碳足跡的承諾,優先發展可再生能源,因為該國旨在到2030年達到碳排放峰值,並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
法律還要求在國內石油和天然氣資源的勘探和開發方面進行重大擴展,這被視為確保中國能源獨立的關鍵。
中國可再生能源進展的主要推動因素
盧展示了數據以證明國家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進展規模:到四月底,中國的安裝太陽能發電容量已達到約1太瓦,約佔全球總量的40%。與此同時,該國的累計風能發電容量超過500吉瓦,佔世界總安裝量的約45%。去年,綠色電力約占中國總初級能源消耗的20%。
盧將這一快速可再生能源部署歸因於四個相互關聯的因素,強調了私營企業的關鍵角色。
Lu 指出私營部門競爭是第一個關鍵因素。
"所有中國新能源公司……都是私營公司……彼此競爭,"他說。
他引用了一致的、支持性的政府政策——在过去十年中几乎每年发布的改革、规划文件和行业特定政策——作为第二个支柱。
技術創新和積極培育創業精神——鼓勵企業創新和競爭——構成了陸氏加速中國可再生能源的四大因素。
盧將中國的進展形容為對亞洲更廣泛能源轉型的重要貢獻。
王強調,對於大型能源公司來說,轉型是一個複雜的、多維的過程,這一過程融入了他們的核心戰略。
"第一件事仍然是增強的石油和天然氣,特別是國內……我們必須讓生產系統變得綠色和低碳,"王表示,強調在去碳化的同時保持能源安全的必要性。
他詳細說明了中海油反映這一方法的舉措:在渤海進行100億元人民幣(14億美元)的投資,以實現海上鑽井平台的電氣化,顯著減少運營排放;將可再生能源與平台整合;積極開發碳捕集、利用和儲存(CCUS)技術;並將其產品組合升級為更高價值、更清潔的產出。
我們公司持續致力於開發更高效、緊湊且具成本效益的分離設備,同時也專注於環保創新。例如,我們高效旋風除砂器利用先進的陶瓷耐磨(或稱為,高抗侵蝕)材料,實現氣體處理的砂/固體去除效率高達98%時可達0.5微米。這使得產生的氣體可以注入低滲透油田的儲層,該油田利用可混溶氣體注 flooding,解決低滲透儲層開發的問題,並顯著提高石油回收率。或者,它可以通過去除2微米以上的顆粒以98%的效率處理產生的水,然後直接重新注入儲層,減少海洋環境影響,同時利用水 flooding 技術提高油田生產力。 我們堅信,只有提供卓越的設備,我們才能為業務增長和專業發展創造更大的機會。這種對持續創新和質量提升的承諾推動著我們的日常運營,使我們能夠不斷為客戶提供更好的解決方案。
展望未來,我們將繼續致力於以「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以技術創新為驅動」的發展理念,通過三個關鍵維度為客戶創造持續的價值:
- 發現用戶在生產中潛在的問題並解決它們;
- 為用戶提供更合適、更合理和更先進的生產計劃和設備;
- 減少運營和維護要求,減少佔地面積、設備重量(乾燥/運行)和用戶的投資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