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10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CNOOC)宣布,位于珠江口盆地的恩平15-1油田碳储存项目——中国首个海上CO₂储存示范项目的累计二氧化碳储存量已超过1亿立方米。这个成就相当于通过种植220万棵树来减少碳排放,标志着中国海上二氧化碳储存技术、设备和工程能力的成熟。这对加速实现国家的“双碳”目标以及推动绿色、低碳经济和社会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作為南中國海東部第一個高二氧化碳油田,恩平15-1油田如果採用傳統方法開發,將會與原油一起產生二氧化碳。這不僅會腐蝕海上平台設施和海底管道,還會增加二氧化碳排放,與綠色發展的原則相悖。
經過四年的研究,中海油在這個油田率先部署了中國首個海上CCS(碳捕集與儲存)項目,年二氧化碳儲存能力超過100,000噸。今年五月,中國首個海上CCUS(碳捕集、利用與儲存)項目在同一油田的平台上啟動,實現了海上CCUS在設備、技術和工程上的全面升級。通過技術手段同時增強原油產量和封存二氧化碳,該項目建立了一種以“利用二氧化碳驅動油氣開採和通過油氣生產捕集碳”為特徵的海洋能源循環新模式。在未來十年內,該油田預計將注入超過一百萬噸的二氧化碳,原油產量將提升至200,000噸。
許小虎,中海油深圳分公司恩平運營公司的副總經理表示:“自正式投入運行以來,該項目已安全運行超過15,000小時,日最高二氧化碳注入能力達到210,000立方米。通過採用將生態保護與能源開發相結合的創新模式,為中國海上油氣田的綠色低碳開採提供了一條可複製和可擴展的新途徑。這一舉措是中國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的重要實踐成果。”
CNOOC 正積極引領海上 CCUS 發展的趨勢,推動其從獨立示範項目向集群擴展演變。該公司已在廣東惠州啟動中國首個千萬噸碳捕集與儲存集群項目,將精確捕集大亞灣地區企業的二氧化碳排放,並運輸至珠江口盆地進行儲存。此舉旨在建立一個完整且具國際競爭力的海上 CCUS 產業鏈。
同時,中海油正在充分利用二氧化碳在提高石油和天然氣回收方面的重大潛力。計劃正在進行中,將在博中19-6氣田建立一個北方二氧化碳增強石油回收中心,以及在南海利用萬億立方米天然氣區域建立一個南方二氧化碳增強天然氣回收樞紐。
吳宜明,中海油深圳分公司生產部經理表示:“CCUS技術的穩步發展將為中國實現‘雙碳’目標提供技術支持,推動能源行業向綠色、低碳和可持續發展轉型,並為全球氣候治理貢獻中國的解決方案和力量。”
SAGA專注於為石油、天然氣和石化行業開發各種生產分離設備和過濾設備,例如油/水旋流器、微米級顆粒的除砂旋流器、緊湊型浮選單元等。我們致力於提供高效的分離和 skid-mounted 設備,以及第三方設備改造和售後服務。公司擁有多項獨立的知識產權專利,並通過DNV/GL認證的ISO 9001、ISO 14001和ISO 45001質量管理和生產服務體系認證。
SAGA的產品已廣泛應用於中國海洋石油、中國石油、馬來西亞國油、印尼及泰國灣等油氣田的井口平台和生產平台。隨著出口到眾多國家,它們已被證明是高度可靠的。